一、偏差的核心概念
定义:偏差是指数字或组合在某段周期内出现的频率与理论概率(1/10)的偏离。
常见类型:
- 冷号偏差:长期未出现的数字(如遗漏值≥10 期);
- 热号偏差:近期高频出现的数字(如 3 期内出现 2 次);
- 形态偏差:奇偶、大小、质合等组合偏离常规分布(如连续 5 期全奇)。
二、偏差分析步骤
1. 统计周期选择
- 短期:近 10-20 期(捕捉热号趋势);
- 中期:近 30-50 期(识别冷号回补);
- 长期:近 100 期(排除极端异常值)。
2. 偏差量化方法
- 公式:偏差值 = 实际出现次数 ÷ 理论出现次数
- 示例:数字 7 在 20 期内出现 4 次 → 理论应出现 2 次 → 偏差值 2(热号)。
3. 排除无效偏差
- 若某数字连续 3 期出现后,偏差值>2,可视为短期过热,后续可能降温。
三、偏差实战策略
1. 冷号回补法
- 逻辑:长期遗漏的数字终会回归平均概率。
- 步骤:
- ① 筛选遗漏值排名前 3 的冷号(如遗漏 15 期的 0、1、9);
- ② 结合当前形态(如奇偶)选择 1-2 个胆码;
- ③ 搭配热号或中性号组成组合。
- 示例:冷号 0(遗漏 12 期)+ 热号 5(近期 3 次)→ 组选 05X。
2. 热号追号法
- 逻辑:趋势延续概率高于随机概率。
- 步骤:
- ① 选择偏差值>1.5 的热号(如数字 3 在 10 期内出现 4 次);
- ② 以该热号为胆码,搭配 2 个冷号或中性号;
- ③ 连续跟踪 3-5 期,若未中则止损。
- 示例:热号 3 + 冷号 6、8 → 直选 368、386 等。
3. 形态偏差修正法
- 逻辑:极端形态后通常出现反向调整。
- 示例:
- 若连续 4 期全奇,下期优先选 2 奇 1 偶或全偶;
- 若和值连续 3 期>18,下期重点关注和值 10-15。
四、组合策略:偏差 + 其他指标
1. 冷号 + 和值区间
- 步骤:
- ① 选遗漏值≥10 的冷号(如 0、2);
- ② 结合和值近期高频区间(如和值 9-16);
- ③ 排除冷号与和值矛盾的组合(如冷号 0 + 和值 9 需另一数字 9,若 9 非冷号则保留)。
2. 热号 + 跨度分析
- 公式:热号数字的最大差值 = 跨度
- 示例:热号 2、5、7 → 跨度 5(7-2)→ 下期跨度可能在 5 附近(4-6)。